异地养老如何解后顾之忧?养老补贴应“跟人走”
栏目:上海社保 人气:0 发表时间:2023-04-02 来源:网络
(异地养老如何解后顾之忧?养老补贴应“跟人走”)
来源:解放日报
图集
去长三角城市旅游时,很多上海老人会顺便去当地养老院考察一番。更宽敞的环境、更高的性价比,让不少老人想去异地养老。不过最让他们纠结的是,如果去异地养老,不仅要放弃家门口的医疗资源,他们在上海的养老补贴也会泡汤,而且当地的补贴他们还享受不到。
异地养老这本账,很多老人都在算。截至2018年底,长三角地区养老机构总数达7801家,养老床位数为130.62万张,各类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10万多个。异地养老已成为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的一种新模式。如何让老人选择异地养老而无后顾之忧?市人大代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公共服务和社会发展部副部长金银淑认为,关键要解决养老服务的标准互通互认问题。日前,她所提交的关于探索异地养老模式的建议,得到了承办部门“解决采纳”的最新答复。
公共服务政策通关是关键
“交通便利、环境舒适、性价比高,越来越多的上海老人选择赴周边城市异地养老。”金银淑说。不少上海老人在选择异地养老时,在区位上会更倾向于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通的长三角周边地区,这会让老人少一点陌生感,多一点归属感。
作为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之一,上海正面临着养老服务的现实压力。2018年底,本市户籍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503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比例为34.4%;户籍65周岁以上老年人口约337万人,占户籍总人口比例约23%。
“户籍老年人口占比急剧提升,对本市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和社会保障都构成挑战。机构养老正面临土地、人力等资源约束限制,养老服务成本日益提高,养老矛盾凸显。”金银淑说,在加快完善本市“9073”养老服务格局(3%的老年人接受机构养老服务;7%的老年人得到社区养老服务;90%的老年人在家以自助或家庭成员照顾为主)和“五位一体”社会养老体系的同时,有必要提前谋划,积极探索符合超大城市实际、满足上海老年人多元化需求的异地养老新模式,鼓励和支持部分上海老人自愿选择异地养老。
但选择异地养老,最大困扰就是看病就医,老人们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回上海看病。虽然长三角已有一批城市实施“异地门诊就医直接结算”,但养老补贴等政策并未异地打通。2018年9月,长三角地区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试点启动,目前已有多家医院参加。这些地区的异地安置退休人员等4类参保人员,在试点医院门诊就医时,可享受跨省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的便利。拥有上海医保卡的老人在上海办妥异地备案手续,就能在当地使用新版社保卡直接结算。不过,老人们仍有烦恼:一是备案手续有点复杂,二是担心备案后是否还能在上海医院拉卡结算。
“养老补贴”也是老人们非常在意的福利。目前,上海的养老服务补贴支付护理人员的服务价格提高到32元/小时,上海对经济困难老年人应当支付的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费用和长护险服务费用中的个人负担部分予以补贴。但如果选择异地养老,那么这部分补贴就无法享受了。“养老补贴能否‘跟人走’?”金银淑认为,异地养老模式的推行,关键在于公共服务的政策通关。她建议,建立跨区域补贴制度,实行养老补贴“跟人走”的政策,使异地养老的沪籍老人原来在上海享受的居家养老补贴、助餐助浴补贴以及市、区、街镇层面其他各项养老福利等政策,在异地也能适用。同样,异地来沪养老的也能通行。“这就需要建立信息对接机制,探索不同区域各类标准的互通互认,包括需求评估、设施名称、服务标准、信息共享等,为异地通关提供制度保证。”
“我们要准确定位异地养老的目标人群,兼顾‘导入地’和‘导出地’需求,推动异地养老。”金银淑特别提到,在长护险方面,入住异地的沪籍老人经评估后,可同等享受上海长期护理保险相应待遇,更大范围内推动长护险等新型支付方式的发展。同时,争取当地的老人优待政策,让沪籍老人也可享受。她还建议,依托上海优质医疗资源,探索与异地养老基地配建的医疗机构通过采取合作办院、设立分院、组建医联体等形式,推进医疗资源联动共享。同时,打造医养结合模式,满足不同健康状态老年人的需求。
区域养老一体化首批试点
建立养老服务优质品牌互认和推介机制,提升长三角养老服务质量
事实上,异地养老模式在长三角已有一定探索。2018年以来,三省一市民政部门就推进长三角区域养老合作与发展形成多项共识,上海市民政局、江苏省民政厅、浙江省民政厅、安徽省民政厅积极推进区域养老联动。比如长三角养老一体化联合展区首次亮相2019年上海“老博会”,首届长三角养老人才招聘会同时举办,搭建人才供需对接平台,有效推动养老服务企业与专业院校、培训机构以及各类养老人才的对接。此外还推出首批长三角区域城市合作试点。经三省一市协商,确定苏州市、南通市、嘉兴市等11个地区率先开展区域养老一体化试点。目前湖州市和浦东新区,芜湖市和普陀区、徐汇区已开展实质性合作。2019年11月,三省一市民政部门还联合成立上海长三角区域养老服务促进中心。中心以养老服务政策模式研究、养老展示推广、行业标准、行业培训、行业促进、对外交流为主要工作内容,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参与长三角养老服务一体化的作用。
目前,长三角养老行业已完成百名养老专家智库(S100)建设,开展了百家养老从业人员实训基地(P100)、百家异地养老机构(G100)征集活动,后期还将实施百家养老服务品牌(T100)、百名优秀护理员(N100)征集活动。市民政局表示,通过5个“100”,推动建立养老服务优质品牌互认和推介机制,提升长三角养老服务质量。
“实现异地养老需要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异地享受问题。”市卫健委表示,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老年人获得基本卫生健康服务的重要平台,目前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在探索与长三角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开展家庭病床同质化发展和联动服务,积极落实上海异地养老老年人的基本卫生健康服务。本市三级医院在长三角合作机制下,探索通过依法依规推进医院品牌和管理输出,或组建医联体等模式,为本市异地养老人群提供优质医疗资源保障。
长护险等能否延伸服务?市医保局表示,目前,国家对长护险制度仍定位于试点阶段,明确在15个试点城市先行探索。去年以来,根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总体部署,市医保局配合市民政部门开展研究,在实现养老服务补贴异地享受的前提下,就长护险长三角异地延伸(主要针对养老机构照护服务)开展相关配套研究。
责任编辑:王坤朔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 国家医保局:领这笔钱,无需结婚证
- 想在上海落户么?快点这里
- 为什么要考一个中级职称呢?对上海落户、积分有什么用?
- 医保个人账户的钱能给家人用了,赚还是亏?
- 35年前户口被注销,独居老人如何找回自己?
- 太棒啦!即日起,刷社保卡、金融IC卡、随申码等均可乘坐上海公交车
- 外省人员在上海社保交满15年,能否在上海办理退休取决这些因素
- 想要上海落户,这些材料建议提前准备
- 在上海奋斗8年,竟然落户失败了?
- 上海居转户全流程分析详解
- 高温津贴怎么发?和防暑降温费是一回事吗?
- 高温津贴争议究竟该由谁来举证?专家建议尽快统一标准
- 首付低至三成!多地公积金贷款买二套房政策有变
- 高龄老人户口迁往外地,养老金、医保、高龄补贴,哪一个影响大?
- 领取生育保险金不再需要结婚证
- 非上海户籍,可在上海退休吗?到退休年龄缴费不满15年怎么办?进来看明白→
- 非上海户籍,可在上海退休吗?到退休年龄缴费不满15年怎么办?进来看明白
- 非上海户籍能在上海办理社保退休吗?
- 非上海户籍社保缴了10年,临近退休,能在上海办理退休吗
- 需要缴费多少年才能终身享受医保待遇?中断缴费有没有影响?
- 2019深圳入户集体户口和个人户口有什么区别?
- 养老保险如何跨省转移?一文带你了解社保转移那些事儿
- 大学生创业可申领40万元创业补贴,不限户籍
- 高达45万!2022年深圳创业扶持补贴申领攻略,赶紧收藏
- 深圳市5家银行可申请创业担保贷款:个人最高60万,小微企业最高500万
- 励志男深圳成功创业,不料因多年前农村陋习影响一家人落户
- 深户新老政策对比,不要再按照老政策算分值啦
- 每年都有1500,非深户也可申请,儿童健康成长补贴开始申请了
- 深圳人,你的户口簿也有电子证照啦!注意事项有哪些?
- 深圳夫妻随迁入户手续 需在区公安局办理